起初受到不同年龄层喜欢佩戴的文玩由于部分材质欠佳,东西作假与雕刻粗劣等各种原因,开始受到冷遇了: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原材料供过于求,生产与经销方变得马虎起来;
另一方面是由于假货的加工成本低于真货,使得部分商家为了谋取利润开始忽悠买家。
这导致部分垃圾文玩开始在圈内盛行,让很多人产生佩戴后既伤身又丢面子,对此我可以举例说明:
表面漂亮,其实是玻璃的“猫眼”系列
猫眼是矿石中含有金红石成分的部分经过细加工后所产生的一种发光效应,存在于绿色软玉、铜条发晶与碧玺当中,而部分商家就是抓住这个特点,以廉价的玻璃为原料,在上面进行人工加工后也会产生这个效应,但与自然矿石相比,玻璃猫眼上面的光不像自然矿石上面显得粗细不等,反而很呆板。
如今这种人工猫眼普遍用于文玩手串、手镯、戒面与健身球等方面,可谓是“多路出击”,有的经过染色处理,佩戴时间长后会褪色,而有的由于硬度偏低,经过与皮肤摩擦后其表面会产生细微的皱纹。
这种表面光鲜的人造“垃圾货”只能忽悠部分喜欢外表时尚的年轻人,对于一些老油条来说根本连看都不想看!
染色石英岩冒充糖白玉来卖,上面的染料根本不是好玩意
现在籽料盛行,按克卖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为了迎合这个过热市场,染色玉石开始大行其道。一种就是白色的石英岩或方解石冒充糖白玉卖,那有人或许会问:现在俄料中的青白玉与青玉原料很多,何必用掉份的石英岩来冒充呢?其实这些玉知识等级比白玉低,但都属于同一家族,就算用它们来冒充,那成本似乎高了点罢了。
石英岩与方解石本来就是一种低廉的矿石,由于其结构松散,在染色过程中的难度要远远低于青白玉或青玉。尤其是石英岩仿的糖白玉,其表面光滑玻璃光泽显得轻浮,染色的深色部分与白色过渡带显得很不自然,这种垃圾货上面的化学成分会影响佩戴人的皮肤,时间一长会有轻度瘙痒或灼痛现象。
人造彩色水晶簇,拿在手里马上就露马脚
水晶是一种外观美丽的矿石,一根根尺寸不一,形状各异的水晶簇各人们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习惯于水晶雕刻件作假的人现在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水晶原石,一开始是是批量生产熔炼水晶球,迎合了人们“有求必应”的传统思想,但目前似乎又不满足于此了。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外表酷似紫晶洞内切割出来的水晶簇,颜色有绿色与紫色两种,其实这是用水晶边角料与玻璃进行高温熔炼后二次加工与染色的结果,只是色彩艳丽,但每根晶簇却几乎尺寸一致,不像自然的那样大小不一,而且拿在手中时间一长,手掌上会残留些碎沫,
这就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染料中液体对物体本身腐蚀所产生的效果。若是当饰品戴,根本好不了哪去!
后记
总之,现在人造垃圾文玩还有很多,我只是根据前面网友不断回答的基础上做些适当补充而已,若是各位在市场上看到上述既垃圾,又佩戴损面子的文玩,请果断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