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石英 > 紫石英别名 > 正文 > 正文

西医考点总结速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0 17:25:21
白驳风 http://www.bdfyy999.com/bdf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最主要的病因是吸烟。

2.感染因素是COPD发病与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3.气短及呼吸困难为COPD的典型症状。

4.COPD的体征为早期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双肺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

5.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最有助于诊断。

6.细菌感染是导致COPD急性加重最重要的原因。

7.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首要死亡原因。

8.控制感染为治疗慢性肺心病的关键措施。

9.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10.左心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11.立即使患者脱离变应原的接触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12.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13.钙拮抗剂可用于治疗运动性哮喘,酮替芬对过敏性哮喘有效,曲尼司特、色甘酸钠主要用于哮喘的预防。

14.肺炎链球菌肺炎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紊乱。肺实变期呈肺叶、肺段分布的密度均匀阴影,并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消散期显示实变阴影密度逐渐减低,呈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

15.肺炎链球菌肺炎一经确诊即应予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等;重症患者可用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16.干咳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症状,咳嗽多为阵发性剧咳,咳少量黏液痰。

17.吸烟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重要原因。

18.中央型肺癌生长在段支气管以上位于肺门附近者,约占肺癌的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较常见。

19.小细胞肺癌在原发性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较早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

20.胸部X线检查是原发性肺癌常规检查方法。

21.手术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鳞癌比腺癌和大细胞癌术后效果好。小细胞肺癌主张先化疗、后手术。

22.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最敏感,鳞癌次之,腺癌最差。

23.冠心病是缺血性心肌损害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24.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最主要、最常见诱因。

25.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的表现为主,症状明显但体征不具特征性。

26.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27.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为主,临床体征显著但症状不具特异性。

28.胸部X线是确诊左心衰竭肺水肿的主要依据。

29.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力衰竭最有价值的方法。

30.洋地黄可抑制房室结传导,用于合并有心力衰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的治疗。

31.慢性房颤的治疗经复律无效者,以控制心室率为主,首选药物为地高辛。

32.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为风湿热,2/3的患者为女性。

33.二尖瓣狭窄叩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腰消失而呈梨形心;听诊心尖区局限性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34.右心衰竭为二尖瓣狭窄主要的死亡原因,多见于晚期患者。

35.介入和手术为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36.二尖瓣关闭不全最早出现的突出症状是乏力,可伴有心悸,晚期发生肺淤血时出现呼吸困难。

37.心尖区响亮、粗糙、音调较高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左房、左室增大,可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确诊。

38.主动脉瓣狭窄常见的典型三联征为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

3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慢性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心悸、心前区不适,常有头部搏动感。多数患者晚期出现左心衰竭的表现。

40.脑出血和脑梗死是高血压最主要的并发症。

41.利尿剂可作为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适用于轻、中度髙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肥胖及并发心力衰竭者。

42.β受体阻滞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静息心率较快(80次/分)或合并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患者。

43.老年人高血压或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时选用钙通道阻滞剂(CCB)。

53.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44.疼痛为心肌梗死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

45.心肌梗死(MI)表现为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46.肌钙蛋白升高是诊断MI的敏感指标。

47.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48.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

49.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50.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呈节律性并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DU)饥饿时疼痛,多在餐后3小时左右出现,进食后缓解,部分患者可有午夜痛;胃溃瘍(GU)疼痛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

51.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52.穿孔发生率DU多于GU。腹部X线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影,是诊断急性穿孔的重要依据。

53.呕吐是幽门梗阻的主要症状,吐后症状减轻,呕吐物含有发酵宿食,查体有胃型、胃蠕动波及震水音。

54.淋巴转移是胃癌最早且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55.上腹疼痛是胃癌最常见症状;食欲减退可为胃癌的首发症状。腹部肿块是胃癌的主要体征。

56.粪便隐血试验常持续阳性,可作为胃癌筛选的首选方法。

57.结肠镜检查是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

58.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由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常见。

59.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主要死因。

60.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61.肝穿刺活检是确诊代偿期肝硬化的唯一方法。

62.甲胎蛋白(AFP)是当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63.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

64.上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主要感染途径。

65.心血管系统为慢性肾衰竭最常见死亡原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为首发症状。

66.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以育龄妇女及婴幼儿多见。

67.缺铁性贫血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68.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

69.药物及化学物质是继发性再障的首位病因。

70.再障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

71.雄激素为治疗非重型再障的首选药物。

72.骨髓象是确诊白血病的依据。

73.免疫因素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主要原因。

74.急性型ITP以儿童为多见;慢性型较为常见,多见于青年女性。

7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型和慢性型发作期。

76.甲状腺危象的治疗首选丙硫氧嘧啶。

77.尿糖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非诊断依据。

78.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异质性、系统性,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3。

79.类风湿关节炎(RA)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

80.类风湿关节炎(RA)出现最早的表现是疼痛。

81.炎性标记物可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程度。活动期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

8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坏死性血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器官。

83.肾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84.抗双链DNA(dsDNA)抗体标记性抗体之一。特异性强,对确诊SLE和判断其活动性有较大参考价值。

85.详细而又准确的病史资料是诊断癫痫的主要依据。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偶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bm/8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紫石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