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
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或喉中有轻度哮鸣,腰膝酸软,脑转耳鸣,劳累后易诱发哮病。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证治法补肾摄纳
推荐方剂—七味都气散泽泻9g、山茱萸9g
茯苓9g、牡丹皮9g
山药9g、熟地黄9g
醋五味子9g
方剂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肾虚不能纳气之喘促,或久咳而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方剂方解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肝泄热,三药补中寓泻;五味子补肾涩精止遗。诸药共奏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之功。
随症变化肾虚不能纳气者,胡桃肉、冬虫夏草、紫石英等补肾纳气之晶随证加入,喘甚时予人参蛤蚧散。
有痰者,酌加苏子、半夏、橘红、贝母等以化痰止咳。
若平时无明显症状,可用平补肺肾之剂,如党参、黄芪、五味子、胡桃肉、冬虫夏草、紫河车之类,并可酌配化痰之品。
(文中剂量为神威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当量,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请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PROBEN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