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石英 > 紫石英功效 > 正文 > 正文

涨姿势了,原来古代人也会近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7 4:01:00
北京皮炎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手机、电脑、电视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用眼疲劳,辐射等人们的眼睛造成伤害,从而导致了近视眼人数的不断增加。据统计。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视力低下问题十分严重。据最新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35%-40%,中学生为55.22%,大学生则高达76.74%。近视的总人数超过4亿,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三人行,必有近视”一说。并且还有一部分的弱视儿童,约有万人左右,且每年仍以6-7%的速度递增。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普遍的近视眼在古代存不存在呢?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古代也是有近视眼的,但是却不是很多。因为古代没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虽然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其实古代的读书人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古代的书籍和现代的并不相同。在古代书的字号是用雕刻印刷的,字体都比较大,看起来并不辛苦。所以近视不是很多。当然近视的大多是读书人,而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挑灯夜读时煤油灯比较昏暗所致。

那么古代有什么处理近视的办法呢?

其实古人患了近视也没有办法,像我们所熟知的诗仙李白、辛派词人陆游及许多诗人都是近视眼,但在那时是没有办法的。这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在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诗是这样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因为近视而导致的看不清来人,走路时候到处磕磕碰碰,就好像在眼前蒙上了一层雾气云层一样。因此古代的近视眼形象在这首打油诗中已经栩栩如生了。清朝的时候也有个说法“近世进士皆近视”,也就是说现在的进士都是些近视。

直到15世纪中期,眼镜这种西洋玩意儿才开始传进中国。但是也有一个说法,多数的考占学家认为,眼镜最开始是出现于中国南宋时期,发明者是狱官史沆。那时,中国眼镜的外形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透镜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等材料制成的。当时,人们把佩戴眼镜看作是一种尊严的象征。因为制作眼镜镜框的玳瑁被认为是一种神圣和珍贵的动物,而透镜的制作材料又是各种非常稀有的宝石,价格异常昂贵。所以,那时的人们佩戴眼镜并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为的是能走好运和对别人显示富贵。正是因为当时人们只重视眼镜的价值而不注意它的实用性,所以在平民百姓当中并不十分流行。

那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gx/1044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紫石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