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对湖南龙山县进行整体旅游策划和规划,熊大寻发现龙山暗含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地方古名迁陵:是否始皇陵迁于此处?此地出土的秦简是全国的十倍!为何小小一个古镇暗含如此多的天机?
第一、秦始皇二十五年,龙山地属秦,当时县域属于洞庭郡迁陵县。
第二、龙山最大的龙脉是乌龙山,众所周知,秦朝尚黑,帝王将相及军族建筑全为乌黑色,乌龙山莫非是秦皇钦定的龙脉所在?
第三、龙山里耶古城一号井出土的秦简多达余枚之多,是全国出土的秦简的十倍之多!秦始皇陵至今从未找到,这里隐藏了怎样的惊世秘密?
龙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龙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茨岩村龙家湾。
年5月6日,为落实兴隆会议精神,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以及红二、六军团兵工厂、医院、供给部、红军学校等直属机构全部迁往龙山县茨岩塘,以茨岩塘为首府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走进了历史舞台。
在以茨岩塘为革命中心区期间,贺龙、任弼时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影响深远的忠堡大捷、首善围歼战、招头寨战役、板栗园大捷、芭蕉坨大捷以及茨岩保卫战等数以百计的战役、战斗。
特别是年5月9—10日在龙家大屋召开的茨岩会议为根据地革命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一是在全体官兵中贯彻落实遵义会议精神;
二是制定了红军休整、扩红,建立地方党政群组织的政策和方针;
三是根据中央“积极防御,决战胜利,且在原地区争取胜利”的指示,制定了“一、暂时不渡长江,仍在原地区争取胜利,省委立足茨岩塘;二、湘敌较强,取守势,鄂敌较弱,取攻势;三、出其不意,积极向鄂敌进攻,在反围剿中掌握主动权”的三条战略方针。在茨岩会议精神的指引下,红二、六军团革命活动涉及湘鄂川黔边21个县市,苏区群众达万人。红军发展到6个师17个团2万多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革命进入全盛时期
,吸引和牵制了湘鄂川黔四省大量的国民党兵力,有效地策应和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年11月4日,省委、军委分会在桑植的刘家坪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主力转移,留下红18师掩护主力突围。12月8日,红18师完成了掩护任务,开始从茨岩塘突围。
龙家大屋始建于清末民初,三合院式布局,木结构穿斗梁架,一正两横,坐西北朝东南,呈凹形,土木结构,共13大间,32小间,西侧为厢房,东侧为吊脚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装修及室内布局为典型的湘西土家族民居形式。现保存状况良好。
龙山有乌龙山i峡谷、洛塔石林、太平山森林公园等du自然景观。煤炭、zhi石英砂、紫砂陶、页岩气等矿产储量极大,水利、森林、中药材资源丰富。龙山是土家族发祥地之一,土家织锦技艺、摆手舞等6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耶3.7万余枚秦简的出土,被专家称为“21世纪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耶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龙山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黑色金子林之乡”、“金色油桐之乡”、“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