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端溪,又称端溪砚、紫云、紫玉。粗略观看端石,其大体的色彩为紫色偏蓝,因此前人曾谓端石为紫石。又因其石质极细腻、幼嫩,故称为紫石英、紫玉英。端砚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后期就已被列为贡品,至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历史了。
一方端砚浓缩千年文化,今天跟着青山学舍一起了解端砚的故事吧。
(一)石出端溪
端砚石产自烂柯山和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千年来,这里仅仅开采过几十个砚坑。
端溪名坑的砚石自古以来都是以手工开采的,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
而大家口中经常说的老坑它的开采过程可以说是更加艰险,因其石坑藏于水底,这就意味着,它的开采比旱坑更为艰险。“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据说酷爱砚石的大文豪苏东坡流放惠州时,曾到过砚坑,他在《端石砚铭》记下的这段话就是端砚采石工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二)慧眼穿石
维料,制璞维料又称选料制璞。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做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门别类,将有瑕疵的、有裂痕的,或烂石、石皮、顶板底板等去粗存精,剩下的为可用之材,这个过程首先要懂得看石,维料石工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看穿石”,可以预测到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
(三)心想“石”成
一是设计,作者将构思成熟的想法勾绘草图、胸有成“石”。
二是雕刻,砚石的雕刻是不可更改的,这比任何工艺品更考验雕刻师傅的造诣。
接下来还要经过打磨、上蜡、配盒
经过这些复杂的步骤后
OK,一方端砚终于完成美丽的蜕变!
(四)见“石”成缘
砚是手工艺术,凝聚了制作者的美好心愿,买砚者则获得了这份美丽祝福,结成一份美好“砚缘”。
好砚配才子,才子爱美砚。
苏东坡从小就与砚结缘,12岁那年,还是孩童的他掘土玩耍,捡到了一块淡绿石头,细细观摩下竟发现闪闪银星,石质坚实细腻、温润凝莹。父亲苏洵认为此石为“是天砚也”,便制作了一方砚台交给苏轼,苏轼爱砚、藏砚之路从小开始。
宋苏轼端石从星砚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