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讯10月9日,在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一个干瘦的老工人正在对一批石英砂进行提纯。这个外表普通的工人名叫谢大春,有着极为传奇的经历:高考失利务农13年后,以电工身份进入乡镇企业,凭借20多年的刻苦钻研,从“泥腿子”成长为业内顶尖的技术专家,获得64项个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发出的电子级石英砂提纯技术等5项科技成果,打破了国内电子级石英砂只能向国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年,谢大春高考失利,回家务农。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谢大春以电工身份进入一家生产石英制品的乡镇企业。“那时候我只会种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毫无经验的谢大春不服输,主动放弃休息日,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跟着说明书学。短短一年,“泥腿子”谢大春就基本掌握了企业全套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成为电机班的班长,负责机电设备的维护。此后,谢大春开始有计划的自学相关知识,在学习的同时,他不断地根据实际科学创新,对传统的石英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益。节能,高效,谢大春的创新之路,用这四个字就可以简单概况。而他研发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工电子、太阳能、电光源、光通讯、医用器材、环保设备、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高新技术领域,谢大春也被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聘请为技术专家,航天十二院院长为他颁发聘书。年,是这段创新之路的起点。“当时,我了解到国内的石英矿原料储备其实非常丰富,但提纯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所以只能向美国进口。”谢大春说,芯片、光纤、光缆是当今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社会的硬件基础,而高纯度的电子级石英砂则是这些硬件的基础原材料。由于提纯技术和设备落后,当时国内生产的石英砂最高纯度可达到99.99%,只能应用到汽车车灯、浴缸里的加热棒等民用领域,而要想应用到芯片、半导体、光纤光缆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纯度至少要达到99.%,只能从国外高价进口。由于当时国外实行技术垄断,只肯高价出口电子级石英砂的成品,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让谢大春心中落下一个“心病”:一定要把纯度从“4个9”提升到“5个9”甚至更高!“在石英砂提纯工艺中,许多杂质都是微米级的,需要使用‘冷爆’处理。”沭阳县科技局科研机构与成果科科长叶树林介绍,所谓“冷爆”,就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高温石英砂放入冷水中爆裂,以此达到分离杂质的效果。“但是高温石英砂一进入水中,冷水就变成了沸水,‘冷爆’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谢大春说,国内很多技术团队都卡在了“冷爆”这一关,谢大春也不例外。“从那以后,师父几乎住在了厂里,每时每刻都在钻研。”谢大春的徒弟梁海东告诉记者,由于企业里的工作节奏紧张,利用休息时间搞研究成了谢大春生活的常态,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夜里琢磨工艺工序和设备改进,有时候半夜想起来一个好的点子,他就会马上起床把它记下来。20多年来,谢大春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就像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一声爆米花响让谢大春打破了瓶颈。“借鉴制作爆米花时‘均匀受热’的特性,我们发明了动态焙烧冷爆技术。”谢大春解释,最终,经过12次的改进,这项设备改制获得了国家专利。随后,他又带领团队,在高纯度石英砂研制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攻关,成功将“4个9”提升到了“5个9”,研制出纯度达99.%,可替代进口的电子级石英砂,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当年的泥腿子已成了享誉省内外的技术专家。年11月10日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暨军民融合研讨与技术产品交流;年12月22日应邀参加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举办的军民融合企业峰会暨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年会;年第四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并被“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聘请为技术专家;(第五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年会暨创新项目合作对接会;年4月参加商业航天产业项目对接会暨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年会,并获评军民两用优秀企业。如今,谢大春并未停步。他继续带领团队精益求精,致力新品研发,奋战在生产制造一线。今年7月8日,谢大春参与研发的“超高纯电子级石英砂关键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课题,让石英砂纯度提高到了“6个9”,电子级石英砂国产化制备技术已经成为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企业进行二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预计明年2月份可以实现量产,六七月份可以满负荷生产,预计年产量可达到吨左右,可基本满足国内对这种超高纯电子级石英砂的需求。”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琼兴奋地说。今年,谢大春已经58岁了,在退休前,他发挥自身经验多、理论强的优势,主动无偿地对年轻同事进行“传帮带”。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先后有多人成长为石英制品制造行业的技术骨干。为此,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谢大春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孙旭晖责编:顾志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hc/1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