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石英 > 紫石英合成 > 正文 > 正文

经典那些以人物命名的颜色们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4:31:03
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色彩赋予这个世界众多缤纷灿烂的美好,参加形象设计师培训,色彩是学习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习内容。关于色彩,除了它的属性运用,也有很多文化传承,最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有不少人物因为自己的名字被命名某种颜色而被后人铭记。这其中,有些是曾使用或调制某种颜色的艺术家,有些则是因为发明又或仅仅只是因为爱穿某种颜色而与其结下命名之缘,下面就听微形象与您一起分享几个色彩背后的故事吧。

1.伊夫·克莱因蓝(YVESKLEINBLUE)

伊夫·克莱因年-年

34岁就因心脏病去世的法国艺术家“克伊夫·克莱因(YvesKlein),与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杜尚(MarcelDuchamp)和博伊斯(JosephBeuys)一起,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4位艺术家。克莱因本人对蓝色深深地迷恋,他认为蓝色是没有空间维度的,也是超越空间维度的。“蓝色代表的是天空、水和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在他的“蓝色时期”,克莱因只展出蓝色的画或其他作品。

克莱因蓝色作品

克莱因行为艺术展《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

年,克莱因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天青石蓝色,过了五年,他为这种颜色申请了专利,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KleinBlue,简称IKB),他终于成了一种蓝色的主人。这种颜色是由天青石颜料混合了一种不会把它稀释的综合树脂调制而成。这种所谓的“绝对之蓝”,以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明净空旷让人迷失其中,从诞生之日就与艺术、时尚息息相关。

2.爱丽丝蓝(ALICEBLUE)

爱丽丝·罗斯福年-年

爱丽丝蓝是一种浅浅的天蓝色,类似于浅蓝灰色。这种颜色命名来源于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女儿爱丽丝·罗斯福·隆约(AliceRooseveltLongworth)。爱丽丝是19世纪初的国际社交名媛,日本于年发行了一张印有她的肖像和“美国公主”字样的明信片以纪念她对欧洲的访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皇威廉二世的私人游艇被德国海军征用时,德皇将其更名为“爱丽斯.罗斯福号”。爱丽丝于年前往中国旅游并开展外交活动时,还获得慈禧太后的接见。年2月17日,罗斯福在白宫为爱丽丝举办了白宫历史上最为豪华的婚礼。慈禧太后特意让人准备了一个装满了最名贵的丝绸衣物和锦缎的大衣箱送到白宫。爱丽丝看到如此精美的礼物,非常高兴。

爱丽丝罗斯福(aliceroosevelt)结婚照,

在很多次社交活动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爱丽丝·罗斯福素来喜欢穿一种浅蓝色的礼服,后来这种颜色就被称为“爱丽丝蓝”,这种蓝与白色极为接近,是非常能够体现女性精致感与圣洁感的色彩。爱丽丝蓝也给音乐人JosephMcCarthy和HarryTierney带来灵感,他们写出了一曲《AliceBlueGown》,并于年在百老汇音乐剧《Irene》中演出。这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美国女性都爱穿“爱丽斯蓝”,并哼唱流行的歌曲《爱丽丝,你在何方》。

3.舍勒绿(SCHEELESGREEN)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年-年

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是18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期欧洲科学家,也是近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年,舍勒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砷酸铜的染色作用,这种绿油油的染料染出来的东西就像是毛茸茸的草坪,让人神清气爽。舍勒甚至一口将这杯含有砷(mg即可致命)的绿色溶液喝了下去,这种溶解在稀酸里的温暖绿色粉末虽然没什么好味道,但看起来很古典优雅,于是这种绿色调就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居流行色,人们把它用在家具、壁纸和纺织品印染上,越是时髦富裕的家庭就越是偏爱它。这种后来被命名为“舍勒绿”的染料让舍勒广为人知。

瑞典于年发行的记念舍勒邮票

当时的人们也并非不了解砷的毒性,但他们以为只要不去舔墙纸、吃布料、啃家具就没事了。然而,砷并不是非得吃下去才会释放毒性的,空气的湿度就足够将涂料、染料中的有毒砷元素释放出来,也就是说,人们虽然不去舔墙纸,却可能呼吸着有毒的空气。据说,在拿破仑被流放的五年多里,他就住在装饰着金色和砷绿色墙纸的房间里,他的死亡也与砷毒有关。一直到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它的毒性,“舍勒绿”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其他安全的颜料方法所替代。

4.伊莎贝拉色(ISABELLINE)

Isabellineshrike(伊莎贝拉鸟)

这种色彩名称的起源据说是来自奥地利的伊莎白(IsabelofAustria),伊莎白是兼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国王的克里斯蒂安二世的王后,也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孝顺女儿。当西班牙在年围困现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城的时候,伊莎白便发誓,除非西班牙攻下该城,否则在此之前她都不会换内衣。她预想的是很快就会胜利,但是很不幸,这场仗打得旷日持久,直到三年后年9月西班牙军队才取胜,于是她的内衣颜色就被称为伊莎贝拉色(可自行脑补)。如果传言为真,那么这种颜色名字的起源故事可能是史上最让人反胃的了。

伊莎贝拉马

不过牛津英语词典认为这故事不靠谱,解释说“Isabella”作为一种颜色在西班牙围城发生前一年便出现了。第一个使用伊莎贝拉作为一种颜色的英文名称记录是公元年用来形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衣柜中的一件物品。它也曾被用来描述某些淡香槟色的马毛以及鸟羽。然而语言学家MichaelQuinion指出,在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中(在这些语言中isabelline都有着相近的意思),关于该颜色名字起源都指向另一位更早期的皇后IsabellaofCastile(-)。也就是说,上述奇葩的故事情节可能是真的,虽然它说的是另一位叫做伊莎贝拉,和另一段七个月不换内衣的轶事。

4.凡戴克棕(VANDYKEBROWN)

安东·凡·戴克自画像年-年

安东尼·凡·戴克,比利时弗兰德斯画派代表画家,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时期的英国宫廷首席画家,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许多著名画像都是由凡·戴克创作的,与雅各布·乔登斯和彼得·保罗·鲁本斯并称“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三杰”,他的画像以轻松高贵的风格,影响了英国肖像画将近年。他还创作了许多圣经故事和神话题材的作品,并且改革了水彩画和蚀刻版画的技法。

因为他经常使用一种深沉,温暖而透明的棕色,后来这种来自高浓缩的有机物质,基本上就是真正的泥土浓缩而成的色彩就以凡戴克命名为凡戴克棕。

凡戴克摄影印刷

凡戴克的名字还被冠在一种早期的逼真效果印刷工艺上。该工艺也生产一种棕色颜料,只是原料不再使用泥土。凡戴克棕的色彩感觉浓郁深沉,稳重成熟,由于近似泥土色,常用来表现自然的艺术感。

5.珀金紫(Perkinspurple)

威廉·亨利·帕金年~年

年,英国皇家化学学院著名有机化学家霍夫曼院长的实验室里,18岁的研究生威廉·亨利·帕金(WilliamHenryPerkin)正在做试验,试图找到新的制造奎宁方法。(奎宁是治疗疟疾的常用药。)实验并不太成功,不过Perkin用酒精清洗烧瓶后在它的底部发现了一些紫色的沉淀物,并很快意识到这些沉淀的潜在价值,这种颜色非常容易染在丝绸和毛料上,而且比当时的各种植物染料的颜色都鲜艳,放在肥皂水中搓洗也不褪色,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染料苯胺紫。

4件在年至年之间制作的紫色丝质裙子

Perkin虽然没有制造出奎宁来,却获得了合成苯胺紫的发明专利。合成染料的华丽色彩令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为之青睐,意外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业冲动,年,Perkin在哈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苯胺紫的合成染料工厂,并因此成为世界巨富。这种颜料很快风靡英国,以至于当时一家叫Punch的杂志都忍不住批判这是“themauvemeasles”,意指该颜色像麻疹爆发一样随处可见。时至今日,这种紫色已经成为非常女性化的色彩,大量运用于服饰中。

6.木乃伊棕(MUMMYBROWN)

从名字不难看出,这种颜色不是得名于某一个人,而是许多人——而且是死人。这种生动的棕色颜料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人类和猫科动物的木乃伊碎屑混合并加以白沥青以及热带树脂调和。木乃伊棕颜料具有很好的透明度,所以适用于施釉、表现肤色和描绘阴影。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开裂,质量不够稳定,而且由于含有阿摩尼亚和脂肪颗粒,它还很容易导致周边颜色的变异。

尽管在实用性上有缺点,而且刚发明就被列入了违禁品名单,这种颜料还是从16世纪一路流行到了19世纪。但是当它的诡异配方渐渐被画家们知悉,它就不再流行了。据说,拉斐尔前派画家EdwardBurne-Jones在听说了这种颜料竟然真的是用木乃伊制成的后,就把他的所有木乃伊棕色颜料埋进了花园,还搞了个挺正规的“下葬”仪式。

马丁·卓林《厨房内部》大量使用了“木乃伊棕”

这种“木乃伊棕”直到年才彻底消失,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木乃伊可供“制造商”碾磨成颜料了。如今,画家们仍然能使用色彩很正点的“木乃伊棕”,但它的来源就一点儿都不恐怖了——现代的木乃伊棕颜料是用高岭土、石英、针铁石和铁矿粉制造的,不同比例的针铁和铁粉决定了颜料的颜色,含铁越多,颜色就越是偏红。所以,现在当我们提起“木乃伊棕”时,它可能偏黄,也可能偏红,甚至可能呈现深紫罗兰色,那种紫色就被称作“木乃伊紫”,尽管它和木乃伊已经半毛钱关系都木有了。

其实还有其它不少用人名命名的颜色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去了解,除了帮你更好的认识色彩,人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是如此紧密,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可以自由的运用它们。

点击原文,看课程介绍,参加专业学习,与色彩更好的互动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hc/8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紫石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