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石英 > 紫石英用法 > 正文 > 正文

段子说史五毒俱全的老祖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0 17:23:06

段子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这期,小编给各位聊点那些电视台不让播的……

曾几何时,自从得到了宇宙最神秘特工组织的大力支持,娱乐圈便掀起了一轮长盛不衰的竞赛风,竞赛的内容简单粗暴,类似于街头小混混打群架的模式——比人头数,多者为胜。参加竞赛的明星大咖自动分成两队:一队负责嫖娼,一队负责吸毒。两支队伍藏龙卧虎,常常杀得难解难分,彼此战绩也在伯仲之间,一时难分高下……当然,在小编看来,这种计数方式欠缺精准,统计也不够全面,完全不能体现“公平、公正、尽量公开”的竞赛规则。

若想做到数据准确全面,至少要把古人也算上。

那么,加上古人哪个队会赢?

按理说,嫖娼队应该轻松胜出。这一点,国产古装剧演绎论证了无数次——文人墨客茶余饭后只喜欢逛青楼撒酒疯题歪诗,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荧幕上文人“骚”客的经典形象

由此看来,加上古人的嫖娼队完全掌握了绝对优势,对吸毒队的战绩简直就是压倒性的N:0……

但是,实则不然。

古代也是有吸毒队的。

贵圈悠久的

白居易在《思旧》一诗里有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退之、微之、杜子、崔君都是昵称,报出大名如雷贯耳,分别是韩愈、元稹、杜牧和崔玄亮。这四个人之所以会“讫不痊”“身溘然”“断腥膻”和“不衣绵”,主要原因就是磕了药。嗑药的结果诗里也写的很清楚:“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在老白的眼里,这四子可堪唐朝嗑药的急先锋,吸毒队里的F4,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一种痛(幸)心(灾)疾(乐)首(祸)的思想感情……

唐朝的嗑药习俗起源于五百年前的魏晋时期,那时还没有进口毒品,所以F4嗑的药不是大麻冰毒,也不是海洛因,更不是摇头丸,而是自产自销的纯民族品牌。

被带“跑偏”的嗨药

出自张仲景之手,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质疑医圣的职业道德,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很多令人无可奈何的乌龙事件,类似于最初研发伟哥的目的是为了治疗心脏病,最初的版本其实是用来治疗伤寒的,只不过药性被后人整叉劈了。

把的药性“拐跑”的人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士何晏。何晏的祖父是鼎鼎有名的杀猪大将军何进,养父是更加鼎鼎有名的一代枭雄曹操,所以礼貌地称呼叫名士,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富三代+官三代”。然而这么雄厚的家业并没有让何晏爱上仕途,反而使他爱上了试管。

关于何晏这个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半仙儿”管辂曾有言:“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见者清,所不见者浊。”——一盆水一会儿清一会儿浊,想必是化学试剂添加过多,超过了溶液的溶解度……把人生过得像化学实验一样的何晏,其化学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了得,以至于一经他手,立即由中药方变成了嗨药方。

何晏亲手配置的嗨药六味少一味,称“五味地黄丸”: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乳和石硫磺。此外再加五味药引子:雄黄、黄精、饵术、合欢、曼陀罗。何大师自配自嗑,嗑药之后又自卖自夸:“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初尝感觉壮阳驱寒,再尝感觉脚下生风,整个人都挺嗨——既像摇头丸,又像大力丸,俨然就是一千多年前的XX肾宝——“他好我也好”……顿时痛苦、郁闷、恐惧、忧愁一扫而光,只剩下一个字。

不得不说,的药效确实强劲,而且运气也着实不错,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三国归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朝代,没有之一。晋朝的上流阶层除了每天做“比较谁家的珊瑚更大”这种无聊的事情,精神空虚得像是被僵尸吃掉了脑子一样。而以何晏为代言人的恰到好处地横空出世,一经推出便风靡整个上流社会,迅速弥补了他们“空虚寂寞冷”的灵魂,成为流行于各大高档夜场、娱乐会所的必备奢侈品。

魏晋吸毒队的主要成员有:何晏、阮籍、嵇康、谢玄、谢灵运、陶渊明、王弼、王导、王戎、裴秀、皇甫谧……还有一对父子档:王羲之和王献之……总之,所有上流名士无一幸免,造成了难得一见的“全民欧阳锋,举国西(吸)毒”的创举。

魏晋名士圈标准脸谱

经过的熏陶,全民嗨翻天。每个嗑过药的人都感觉自己好像长出了一双翅膀,成了天使,嗨得飞起来了,腾云驾雾,过上了云上的日子……但是,天使这种珍稀物种只能存在于希腊神话里,不能国产。中国的土特产应该叫鸟人,而魏晋时期国产的鸟人出奇得多,多到天空都会塞车……但是药劲一过,失去法力的鸟人立刻变成了林黛玉——从天而降,掉落九重天,摔得鼻青脸肿,半梦半醒的还以为是跟其他鸟人发生了追尾事故……

以上并非扯淡,“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磕完药去上朝,把厕所当成了皇宫,把黄屎当成了皇帝,对着“宝坑”一脑袋磕下去,“皇帝”满身……等到众人赶来的时候,他还在粪坑里“如沐皇恩”呢。王戎虽然丢脸,但是好歹保住了性命,相比来说大司空裴秀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此君服过浑身燥热难当,竟然寒冬腊月跑到雪地里“卧槽”,卧了一宿的结果就是不仅把自己卧死了,还顺便给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副水晶棺材——冻得严丝合缝坚硬无比,要想入土为安都得等来年春天冰雪融化。

的套路

古人不傻,嗨过之后,倘若侥幸没死,不难发现原来是有毒的,但是又苦于戒不掉毒瘾,名士们只好开动脑筋,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出了一套服用的规定动作:

第一步,行散。

因为这嗨药毒性太大,所以吃过以后不能静卧,要立即开启暴走模式,最好边走边喊,把药性逼出来,不走不喊不逼,就只有坐以待毙。所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里写的“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跟山水田园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完全是服用以后行散的实操步骤。倘若给五柳先生的这首千古名辞配乐演唱,必须是摇滚重金属风,不蹦不跳不摇头嗓音不沙哑,就完全背离了作者当年的创作初衷。

第二步,洗冷水澡。

第三步,吃冷饭。

第四步,睡冷床。

……

除了最后要喝一杯热酒,其他步骤都是。原因很简单,别名又称,药性极热。吃过以后整个人都跟二子他爹吃了一锅人参的感觉一模一样,满院子跑也发散不出去,只有靠极寒的饮食起居才能克掉极热的药效。所以服用的过程简单描述起来就是的“冰火两重天”。熟练掌握这一技能,修炼出“忽冷忽热也不爱感冒”的体格,就可以一统维斯特洛大陆,坐稳铁王座,高唱冰与火之歌;玩不好的就有可能像前面提到的裴秀,把自己冻成冰棍,一命呜呼,结局反差相当之大。

的毒性还不止于此,更大的困扰是服用之后,皮下毛细血管极度膨胀,皮肤会变得十分脆弱,握个手就能掉层皮,因而不能去洗浴中心,更不能做大保健,搓个盐推个奶就相当于活扒人皮。所以,《沉默的羔羊》男猪脚汉尼拔中文名就叫周扒皮,天天都蹲在鸡窝里,嘴里念叨的台词就是:“要想皮肤好,天天不洗澡”。

不洗澡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身体成了小动物们成长的乐土,其中的杰出代表——虱子便是魏晋时期士大夫身份的象征:虱子越多说明吃得越多,阶级也越高,越被人看得起……两个坐而论道,嘴里叨叨不休,手里也不能闲着,需要不停的择掉从领口喷薄而出的虱群……成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的迭代

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寒食散考》里有记载:“自魏正始至唐天宝,五百年间,死者数十百万……以为其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直到唐中后期,罂粟不远万里传至中国,才渐渐失宠。

然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新一代改弦更张,重出江湖,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何晏的老版本,更是掀起了不分阶级不分贵贱,全民服用的新高潮。

要问配方几何?

答:毒大米、毒生姜、毒牛奶、死猪肉、地沟油。

敢说你没吃过?

-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段子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长按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yf/8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紫石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