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石英 > 紫石英别名 > 正文 > 正文

杜绾云林石谱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8 12:06:55
苏孜阿甫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50517/4624735.html

杜绾《云林石谱》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

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矿物岩石学。杜绾出生   在封建官僚世家,祖父杜衍(公元—年),庆历四年()为相,封祁国公。父亲也在京城当官,姑父是著名文学家苏舜钦。杜绾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条件接触全国各地的奇异珍宝和怪石。从社会环境来说,北宋士大夫好石成风,文人学士竞相寻求好的砚石。苏东坡、米元章等多有石癖。特别是以宋徽宗赵佶为代表的上层封建统治集团,日趋腐败,追求享乐,大兴土木,搜取珍玩。政和四年()新建延福宫,其间“殿阁亭台相望,凿池为海,疏泉为湖,怪石岩壑,幽胜宛若天成,不类尘境”。政和七年(),动用成千上万的人力、财力,把一些外表姿态美观的石头如灵壁石、太湖石、慈溪石、武康石、登州石、莱州文石等,“皆越海渡江而至”,为修建万岁山备用。封建统治者对各种怪石的追求,引起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注意。他们中的某些人,不仅爱石、玩石,而且为各种石头写谱,描述它们的产地、性状,出现了一批《砚谱》和《石谱》。如苏易简的《砚谱》,米元章的《砚史》,李之彦的《砚谱》,无名氏的《歙州砚谱》,《端溪砚谱》,《渔阳公石谱》,《宣和石谱》,杜绾的《云林石谱》等。其中《砚史》、《砚谱》是记载适合制砚的石头,一般都有岩石性状的简单描述。《渔阳公石谱》、《宣和石谱》则是记载当时适合造假山的石头,石头名称因形而异,如“云岫”、“吐月”、“排云”等。在上述石谱中,最突出的代表是《云林石谱》。它记载的石头不限于砚石或“假山清玩”,而是着眼于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石头的性状描述。这种作法和写法,大大提高了《石谱》的科学价值。

《云林石谱》作于宋代,是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惟录绾书”,其余石谱“悉削而不载”。剖析该书的赏石观,既益于承前,更泽于启后。

《云林石谱》书成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年),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浙江山阴人,平生好石,乃时风所薰。宋代重文轻武,上至皇帝,下用臣民,迷石者众,同时赏石趋于细腻、含蓄、超脱。在此背景下的《云林石谱》,提炼总结,含蕴挥发,体现了宋代文人赏石观之精髓。

特点

该书首先将石形具有“瘦、漏、透、皱”时代特点的石种置于上篇展示。四大名石被排于前十一位之内,即或它石亦属同类。杜绾诠释“瘦、漏、透、皱”未见完整引用者。以其所见,一种用“嵌空奇巧”或“玲珑”代之,一种则寓其意。所谓漏、透者,“透空、通透、宛转相通、嵌空穿眼”也;皱者,“嶙峻,石理笼络隐起,石理扣之隐手”也;瘦者,石形玲珑奇巧而非浑圆一体,自然为瘦也。

其次是从上篇末开始,大篇幅介绍以质地、色彩纹理见长的奇石,反映了挑战传统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赏石观。论质地,宋人重坚硬、细腻、透明或半透明之石如莱石“透明斑剥”。论色彩,以华贵、对比明显,颜色丰富者为佳,如修口石“五色斑斓”。论纹理,以成物像者为佳,如玛瑙石“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为兽云气之状。”

其三,科学赏石观已见端倪,即运用已掌握的地质学知识,对鱼类和植物化石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寻。文载鱼化石“破而得之,亦多鱼形,与湘乡所产无异。岂非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然欤。”松化石“顷因马自然先生在山,一夕大风雨,忽化为石,仆地悉皆断截。”

内容简介

《云林石谱》大约成书于公元—年,是我国古代载石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石谱,全书约余字,涉及名石共种。作者详细考察了这些名石的产地,还细数其采取方法、形状、颜色、质地优劣、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坚硬程度、纹理、光泽、晶形、透明度、吸湿性、用途等方面的各自特点。还按其性质进行了分类,并为石灰岩、石钟乳、砂岩、石英岩、玛瑙、水晶、叶腊石、云母、滑石、页岩及部分金属矿物、玉类化石等。书中记载的石头产地范围广达当时的82个州、府、军、县和地区。

《云林石谱》的科学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矿物、岩石的性状描述上。如对菩萨石的光学性质的描述是“其色莹洁”,“映日射之,有五色圆光”,“或大如枣栗,则光彩微茫,间有小如樱珠,五色粲然可喜”。菩萨石即水晶,为透明的石英晶体。当阳光通过晶体时,会发生色散,形成“五色圆光”。杜绾对石头颜色的描述很多,有白色、青色、灰色、黑色、紫色、碧色、褐色、黄色、绿色等。此外,还有颜色深浅的区别,如深绿、浅绿、青绿、微紫、稍黑、微青、微灰黑等。他还看到了石头经过风化之后会产生颜色变化,刚出土的灵璧石色青淡,“若露处日久,色即转白”。杜绾对石头的声音很注意,常用东西敲击石头,有的“铿然有声”,有的“有声”,有的“微有声”,有的“声清越”,有的“无声”。经本文作者统计,书中所记石灰岩大部分叩之有声,而且有的声音清越。软的页岩声音低或无声,硬的页岩声音高。叶腊石、滑石、水晶之类基本上没有石灰岩那种声音。

杜绾对于石头的坚硬程度,编辑描述相当精细。他用甚软、稍软、稍坚、不甚坚、坚、颇坚、甚坚、不容斧凿8个等级区别石头硬度。在多年前能够如此精细,无疑是科学的。杜绾还注意到了石头表面的粗细程度,分为11个级别:粗涩枯燥,矿燥,颇粗,微粗,稍粗,甚光润,清润,温润,坚润,稍润,细润。

对各种奇形怪状用作假山的石头,杜绾阐明了它们的成因是由于“风浪冲激”或“风水冲激融结”而成。他还记载了当时人们利用风水冲激来加工太湖石的技术:先把太湖石初步加工,雕刻成需要的形状,然后“复沉水中经久,为风水冲刷,石理如生”。

杜绾对化石的认识有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记载了鱼化石和海洋腕足动物壳体化石——石燕,而且阐明了鱼化石的成因,用实验澄清了传说中石燕会飞的误解。这些观点在中国古代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云林石谱》除上述内容外,还介绍了各种岩石的用途,如造假山,制研屏,制砚以及其他器具、玩具等。还介绍了当时工人加工石材的方法。

《云林石谱》是宋代内容最丰富的石谱,杜绾是宋代很有成就的矿物岩石学家。

图书目录

精品奇石图谱

古籍中的奇石图

益于承前,泽于启后的奇石名著(代序)

云林石谱原序

上卷

灵璧石,青州石,林虑石,太湖石,无为军石,临安石,武康石,昆山石,

江华石,常山石,开化石,澧州石,英石,江州石,袁石,平泉石,兖州石,

永康石,耒阳石,襄阳石,镇江石,苏氏排衙石,仇池石,清溪石,形石,

卢溪石,排牙石,永州石,品石,石笋,何君石,袭庆石,峄山石,卞山石,

涵碧石,吉州石,韶石,全州石,修口石,洪岩石,萍乡石,蜀潭石,

中卷

鱼龙石,莱石,糯石,阶石,登州石,松化石,穿心石,洛河石,零陵石燕,

梨园石,西蜀石,玛瑙石,奉化石,吉州石,金华石,黄州石,松滋石,

菩萨石,于阆石,华严石,白马寺石,密石,河州石,祈石,绛州石,

紫金石,蛮溪石,上犹石,箭镞石,螺子石,

下卷

柏子玛瑙石,宝华石,巩石,石州石,燕山石,小湘石,端石,桃花石,

婺源石,通远石,六合石,兰州石,方山石,鹦鹉石,红丝石,石绿,

泗石,礜石,建州石,汝州石,钟乳,饭石,南剑石,墨玉石,石镜,

琅玕石,菜叶石,方城石,沧石,登州石,玉山石,雪浪石,杭石,

大沱石,分宜石,浮光石,青州石,龙牙石,石棋子,

附录:观赏石的鉴赏与收藏

名石产地索引

……

杜甫节由杜甫文化集团首倡每年8月8日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杜甫纪念活动。

人日祭杜甫,正月初七“人日”祭祀诗圣杜甫,年,杜甫草堂博物馆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首倡恢复人日游草堂的活动,杜甫文化集团倡议各地的杜甫纪念地和全球各地举办人日祭杜甫活动。

杜甫诞辰日,正月元日,春节,杜甫,字子美。公元年2月12日(距今已多年)(正月初一日)生于河南巩义。杜甫文化集团倡议各地的杜甫纪念地和全球各地举办杜甫诞辰日纪念活动。

杜甫节由杜甫文化集团首倡每年8月8日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杜甫纪念活动。诗圣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一生写有多首诗篇,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中古时代思想和诗歌精神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诗圣杜甫前半生的壮游和后半生的颠沛流离,造就了世界文化名人和中华民族的诗圣。成为中华文明重要文化遗产,一千三百多年以来杜诗以中文、日文、英文、朝鲜文、越南文、俄文等各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享有盛誉,年杜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年哈佛大学称杜甫为“中国莎士比亚”,以彰显其诗歌广泛博大,年英国BBC向世界推介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杜甫节组委会每年8月8日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杜甫纪念活动

正月初七“人日”祭祀诗圣杜甫

杜甫诞辰纪念日正月初一春节

成都杜甫草堂

毛泽东与杜甫诗词

杜甫和清高宗乾隆

杜甫和唐太宗李世民

杜甫律诗中华六才子书

郑州巩义杜甫故里

诗圣杜甫

BBC向世界推介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杜氏宗亲会杜氏集团世界各地的杜甫研究会成立和参与活动的倡议书

杜姓起源

夏帝杜康

望帝杜宇

杜蒯杜蒯

楚国君主杜敖

杜梨树杜氏宗族崇拜

杜虎符

杜姓起源之大禹后裔说

中华杜氏回族源流考--杜云霄杜杰

杜氏图腾注册商标

杜姓百家姓排名第42位

陕西西安杜国杜城杜伯陵

杜赫战国大谋士

杜仓秦相国

杜挚秦三公左司空

杜原款晋大夫太子太傅太师

杜周西汉三公御史中丞大杜律

杜延年麒麟阁十一功臣

杜邺西汉大臣御史凉州刺史

杜茂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杜诗东汉水排发明家水利专家

杜林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家通儒小学之宗

杜乔东汉名臣光禄勋太尉

杜密东汉八骏名臣河南尹太仆

杜子春东汉经学家

杜安东汉神童巴郡太守

杜根东汉大臣尚书郎

杜度东汉著名书法家

杜笃东汉著名学者《论都赋》

杜琼三国蜀汉太常学者

杜濩賨邑侯汉“汉归义賨邑侯”金印

杜夔三国魏太乐令协律都尉著名音乐家

杜袭三国魏少府定侯

杜畿三国魏太仆戴侯

杜恕三国魏御史中丞幽州刺史建威将军丰乐亭侯

杜预西晋政治家军事家学者

杜锡西晋尚书左丞散骑常侍

杜跻晋驸马当阳侯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侯杜预之次子

杜耽获封亭侯凉州刺史晋驸马当阳侯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侯杜预第三子唐著名诗人杜甫之先祖

杜尹晋驸马当阳侯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侯杜预之幼子唐著名诗人杜牧之先祖

杜皇后杜陵阳晋成帝成恭皇后

杜皇后杜珠后赵武帝天王皇后

杜太后太武帝生母

杜重威成德军节度使后晋军主帅

杜育茶文化第一人《荈赋》茶赋

杜之伟南朝撰梁史通直散骑常侍

杜棱南朝梁国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

杜伏威隋末唐初起义军首领太子太保行台尚书令上柱国爵吴王

唐朝杜氏宰相12人

杜如晦唐朝开国三公千古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杜淹唐宰相尚书右仆射谥号襄

杜正伦唐宰相中书令爵襄阳县公

杜景俭唐宰相司刑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州刺史

杜暹唐宰相尚书右丞相爵魏县侯谥贞孝

杜鸿渐唐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太尉封卫国公谥文宪

杜佑唐宰相司空同平章事司徒太保太傅封岐国公谥安简《通典》

杜黄裳唐宰相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中节度使司徒封邠国公谥宣

杜元颖唐宰相翰林学士承旨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封建安县男

杜悰唐宰相外戚司空太子太傅太师封邠国公

杜审权唐宰相尚书左仆射河中节度使忠武节度使太子太师封襄阳郡公谥德

杜让能唐宰相尚书左仆射太尉太师封晋国公赐铁券

杜楚客唐工部尚书

杜审言唐著名诗人文章四友杜审言诗集

杜审言杜甫杜牧杜荀鹤

唐代诗人杜牧墓成菜地呼吁恢复建杜牧纪念馆

杜荀鹤唐著名诗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杜荀鹤文集

杜秋娘唐第一才女著名女诗人《金缕衣》

杜氏造像碑

杜顺佛教华严宗初祖文殊菩萨化身

南岳怀让禅师禅宗七祖福严寺

杜环旅行者鼻祖《经行记》

杜光庭高道天师道门领袖著名文人

杜棱唐末吴越国擎天柱司马

杜建徽唐末吴越国左丞相郧国公太师谥威烈

杜重威成德军节度使后晋军主帅

杜晓唐末五代后梁大臣宰相右仆射三世为相

杜太后宋太祖宋太宗生母

杜衍宋朝宰相太师书法家

广东潮汕澄海南洋立德杜姓

杜充宋朝宰相

杜范南宋第一贤相

杜仲儒海南杜氏始祖

浙江金华杜氏五高

杜镐宋朝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礼部侍郎

杜可用元初农民起义首领

杜太后明穆宗生母

明朝惠帝帝师杜景贤故居

福建泉州马甲凤栖杜氏千年历史文化--贞义姑

杜师忠朝鲜抗倭援军名将诗圣杜甫二十一代后裔之故居“慕明斋”

杜整平阳清官礼部左侍郎刚直廉政鞠躬尽瘁

杜三策册封琉球王

杜琼明朝画家大师学者藏书家

杜堇明代画家大师

杜大绶明代画家大师

杜大成明代画家大师

杜氏望族清朝道光帝师杜南棠故里

杜濬清朝茶癖诗人“论茶四妙”

杜氏望族清朝帝师杜受田故居

杜文秀回族领袖总统兵马大元帅

浙江金华塘雅杜氏家训

河南新乡杜氏族谱序杜常立

杜月笙上海浦东杜家祠堂

铭记一代爱国大侠杜心五

杜斌丞先生诞辰周年系列活动

杜国庠文集墨者学者革命者

杜聿明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届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杜运燮诗人爱国归侨“九叶派”诗人

教育学者杜孟模故居

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故居纪念馆

杜近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杜氏名人解放军上将中将少将全名单

杜甫节由杜甫文化集团首倡每年8月8日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杜甫纪念活动。欢迎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bm/779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紫石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