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石英 > 紫石英别名 > 正文 > 正文

中药小故事苇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7 22:02:3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注意事项请参见:安全地使用中药

苇茎为芦苇的嫩茎,芦根为芦苇的根茎。二者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略有侧重。

目前药市中多无苇茎供应,可以芦根代之。

相传,曹操带领部队打仗,被刘备的部队围攻在山沟里,几天来断水断粮,有的战士突然发烧、寒战、吐铁锈色痰,不几天就死了几个铁铮铮的汉子。

曹操心急如焚,命令华佗找药,华佗正在发愁时,突然发现湖泊里长了很多芦苇,采来熬了一大锅分给大家喝。喝了几天后,大部分人的病就好了。曹操感到很神奇,问华佗这是什么药,效果这么好,华佗回答:“这种药叫芦根,能清肺热、解毒,是生津止喝、利尿祛湿的良药。”

?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本品气微,味甘。以条粗均匀、色黄白、有光泽、无须根者为佳。

鲜用或晒干用。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1.热病烦渴 

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泻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常与麦门冬、天花粉等清热生津药同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

2.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本品入肺经,善于清泻肺热,祛痰排脓。治疗肺热咳嗽,常与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同用;若治风热咳嗽,常与桑叶、菊花、苦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治疗肺痈咳吐脓痰腥臭,常与薏苡仁、冬瓜仁等清肺化痰、排脓之品同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3.胃热呕哕 

本品入胃经能清胃热而止呕逆,治疗胃热呕哕,可配竹茹、生姜等和胃止呕之品。

热淋涩痛 

4.本品性寒,有清热利尿之功。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与白茅根、车前子、木通等清热利尿通淋药同用。

煎服,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脾胃虚寒者慎用。

本品有保肝作用,可通过抗氧化、保护肝细胞、抑制胶原沉积等途径来抑制肝纤维化。

此外,本品有解热、镇痛、镇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血糖、抗氧化、雌性激素样作用,对β-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伤寒论用药

中药小故事——薏苡仁

中药小故事——黄芪

中药小故事——防己

中药小故事——百合

中药小故事——苦参

中药小故事——雄黄

中药小故事——鳖甲

中药小故事——射干

中药小故事——鼠妇

中药小故事——石韦

中药小故事——牡丹皮

中药小故事——瞿麦

中药小故事——蟅虫

中药小故事——露蜂房

中药小故事——火硝

中药小故事——蜣螂

中药小故事——菊花

中药小故事——防风

中药小故事——矾石

中药小故事——芎?

中药小故事——寒水石

中药小故事——白石脂

中药小故事——紫石英

中药小故事——川乌

中药小故事——独活

中药小故事——山茱萸

中药小故事——天雄

中药小故事——黄豆卷

中药小故事——白蔹

中药小故事——酸枣仁

中药小故事——干漆

中药小故事——蛴螬

中药小故事——獭肝

中药小故事——射干

中药小故事——紫苑

中药小故事——款冬花

中药小故事——皂荚

中药小故事——小麦

中药小故事——紫参

中药小故事——泽漆

中药小故事——白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shiyinga.com/zsybm/9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紫石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