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辽东湾海水的颜色,总体呈现三种色调:黄——绿——蓝,由北向南的“倾斜式”布展,有时它也显示出“盆圈式”的布局,即沿“U”字形边缘由外向海盆浸润过渡,还有花花达达的不规则分布,一块黄,一块绿,一块蓝……在外观上看起没有正经的海的蔚蓝、钴蓝颜色。
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它色彩通常是由海水的深度来决定,深则蓝,浅则绿和黄,是其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形成的不同色彩变化,是由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的特点及其他因素所决定。海水中的悬浮体物质组成主要是非生物的矿物颗粒,此外则有较多的粘土颗粒凝聚而成的“聚合体”,还有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这些悬浮物质不仅在悬浮时造成海水变浊,就是落淤后在大风驱动波浪、海流等水动力作用下的再悬浮,使海水浊上加浊。
1、光的散射作用
海水的颜色主要是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造成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黄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2、众多的悬浮物质
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宛若一个“U”字形,被辽宁省的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河北省的山海关、秦皇岛等沿岸所环抱。辽东湾是渤海中最大的海湾,其面积约为3万平方公里。周边主要有滦河、六股河、小凌河、大凌河、双台子河、大辽河、复州河等中小型河流注入,携带着大量的沉积物直接注入其中,沉积物中含各种轻、重矿物质。
王利波等所撰《辽东湾周边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物源意义》,描述出六股河等六条河流所携带的域内基岩类型对碎屑矿物组成的影响:
六股河流域内主要出露太古期片麻装花岗岩、早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太古代强烈的变质作导致磁铁矿、赤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副矿物的产出,该河流下游沉积物中多上述矿物,金属矿物含量高。
大凌河流域内主要出露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太古代变粒岩夹磁铁右英岩、片麻状花岗岩、白垩系安山岩、砂岩、侏罗系砂岩等。该河流较高含量的磁铁矿主要来源流域内的太古界磁铁石英岩及强烈变质作用产生的副矿物。
辽河于年在六间房附近进行了堵截,使辽河由双台子河入海,浑河、太子河由大辽河入海。自此,双台子河沉物碎屑矿物组成主要反映了辽河流域的基岩性质,大辽河碎屑矿物主要反映了浑河、太子河流域的基岩特征。双台子河沉积物中较高含量的普通角闪石可能来源于斜长角闪岩的风化剥蚀。虽然辽河上游基岩具备产出磁铁矿等金属矿物的地质条件,但由于此类矿物质密度较大,难以长距离搬运到下游辽河口地区,因此双台河沉积物中磁铁矿含量很低。浑河和太子河流域主要出露太古期片麻状花岗岩,斜长角闪岩为下游沉积物提供大量角散石,使得大辽河普通长角闪石含量较高。低碳铁矿等金属矿物的原因与上太子河相同,可能因为它们难以长距离搬运到下游河口地区。含云母变质岩的出露使得大辽河白云母和黑云母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河流。
复州河流域内主要出露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和震旦系的长石砂岩和石英沙岩,太古界鞍山群低角闪岩相变质岩,印支期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火成岩,是该河流下游沉积物中高含量普通角闪石的主要提供者,该河流石英和长石含量均中等偏高。
3、大量的浮游植物
辽东湾浅海域浮游植物丰富,共有36属63种,以浮游硅藻占绝对优势,其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据马志强等撰《辽东湾北部海区初级生产力与渔业资源的关系》一文介绍:“辽东湾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占总量的97%以上,硅藻是鱼、虾、蟹、贝幼体的主要饵料。辽东湾东北部的文蛤、中部偏西的青蛤,分布在中西部的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都以吸摄浮游硅藻为主。另外中国毛虾的全年饵料中,硅藻占54%;鱼类当中很多幼鱼的开口饵料也都包括部分浮游硅藻。中国对虾,中华绒螯的幼体开口饵料都是以硅藻为主,一直到变成仔虾和幼蟹都摄食一定的硅藻类。浮游动物的产量与浮游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辽东湾主要经济种类海蜇的螅状幼虫和蝶状体都是以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链虫类以及端足类等浮游甲壳动物为食,也摄食纤毛类、贝类幼体和硅藻”。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浮游藻类以无机物质(水,无机盐)为营养,以阳光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鱼、虾、贝等所有动物提供食物。因此可以说,海洋浮游植物——藻类的大量繁殖,对辽东湾海区的渔业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为各种经济种类提供了良好的饵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海洋中的大量营养盐,对改善渔业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浮游植物对海水透明度影响不大,但浮游植物过度的增殖会破坏海洋食物链,从营养物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虾、鱼等的正常顺序和正常生产过程,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有毒藻类引起的赤潮,能改变海水的颜色。
由于环渤海沿岸不断地排放污水,引起海洋浮游藻类,甚至浮游动物和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造成一定范围内海水变色现象,这就是赤潮。据是相关资料记载;渤海从有赤潮记录以来截至年底,共发现赤潮次,辽东湾顶部的辽河口附近海域、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葫芦岛近岸海域也多次有赤潮发生。海水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不同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4、大风的搅动
内蒙古和渤海冷、暖空气沿着辽西丘陵和辽东丘陵形成的“管匣胡同”对流形成大风,纠集起辽东湾顶部的海水涌动不息,那些悬浮物质和藻类、粘泥颗粒被风浪搅动不息,海水的强烈的垂直涡动引起海底沉积物再次悬浮。
我年轻时下海出入辽东湾顶部海域,见到过大风高于六级时,掀起的大浪超过两米,海水因反射率的增大而使射入海水中的光强减少,满海腾黑扬浊,仿佛巨兽张着黑洞洞的大口,咧着惨白的牙齿,狂放不羁地噬咬着布满乌云的天空、波峰浪谷上摇摆的船只及其上挣扎着的人儿,朝着宇宙洪荒咆哮呐喊,释放着它巨大的冲击力和沉重的负载力。
当你以这种颜色与青岛浴场、北戴河海滨比照,既没有软沙细浪的妩媚娴雅,又没有水天盈蓝的明朗碧透。好在海有自己的内涵,并不以表面的颜色而论高低。只有亲近和熟悉它的人,才有眼力鉴别它的富足价值。
盘锦“跸路蓝履、以启山林”的开拓创业者,在认定选择这片浊海泥滩的时候,就没有挑剔它的颜色。他们相中的是这里回游的鱼虾,海水能凝的盐晶,襟河连海的港址,治咸排涝可耕田地和其下埋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及船舶修造、石油装备制造、高新科技、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前景,将浊海泥滩视为生命的养源,在此安身立命、谋求发展。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辽河晚报新闻热线小编:雪儿